重生之嫡女復仇

前世,我被太子妃囚禁在密室數年。


隻因她先天宮寒,無法懷孕。


她用我李代桃僵。


生兩子後,我被悄悄處死。


我重生在六歲時,被太傅親爹派出的殺手追殺又放過。


那一年太子妃替代我成為太傅嫡女。


這些都遵循了前世的軌跡。


可有些事情不一樣了。


原本放我一馬的殺手沒有扔下我自生自滅,我用府裡偷來的頂級東珠換他隔三差五地教我武功,醫術和殺人。


我也避開原本收養我的農婦,徒步十裡找到宮裡出來的女官,每日教我識字看書,待人接物。


後來他們都為我所用。


這場復仇,我準備了十年。


1


我在渭河邊來回搜尋了三天,隻為找到被洪水衝走的太子。


前世太子奉旨出巡遭遇洪水,與親兵失散,重傷時被人所救。


如今我就要做這救人之人。

Advertisement


我找到太子,把他帶回家藏了起來。


洪水洶湧,四處尋找他的人馬無法通行,他在我阻撓下也沒法聯系上任何部下。


他在我家中住了三月有餘,我給他療傷,他陪著我採藥出診,救助受災百姓。


洪水退去之際,他對我深情款款道:「思思,你是孤見過最美好的女子,孤要帶你回京。」


和部下會合後,太子直奔太傅府見沈怡,他從小定親的準太子妃。


她就是上輩子逼我生子又害死我的人。


前世她先天宮寒,又不願服用有損容貌的秘藥,逼著我李代桃僵地服侍太子。


在我生出兩位嫡子後,一碗毒藥送我上路。


這一切都有沈太傅在背後幫她謀劃,即使他知道我才是他真正的嫡女。


我恨他們。


2


沈府攘來熙往,今日是嫡女沈怡十六歲生辰。


我遠遠就望見她等候在門口,一襲華服,妍姿豔質。


沈怡見太子儀仗,不顧矜持地奔出家門:「太子哥哥,你平安無事歸來就好。」


「你是特意趕回來給怡兒過生辰嗎?怡兒這段日子擔心——」


她的話戛然而止。


她看見馬背上被擁坐在太子身前的我。


「太子哥哥,她是誰?」她的聲音咬牙切齒。


太子在眾目睽睽中扶我下馬,把手中的賀禮遞給沈怡,「沈思思姑娘對孤有救命之恩,孤會求聖人給她個名分。」


圍觀的人群瞬間安靜。


沈怡難以置信地看著太子,隨即眼神兇狠地盯視著我。


我挺直背脊,眉眼挑釁地與她對視。


看得出她恨不得將我挫骨揚灰。


我亦然。


3


側殿中,聖人正在訓斥太子行事沒有章法。


我跪坐在太子身後,低眉垂眸。


沈怡也在,她拉著沈太傅跟著進了宮。


聖人訓完太子,問我想要何賞賜,我匍匐在地:「啟稟聖人,民女隻求能伺候太子左右。」


聖人頷首。


皇後笑著接口:「怡兒適才說想讓沈姑娘跟她回太傅府,畢竟她出身鄉野,需要調教一番才能入太子府。」


沈怡嘴角上揚,眼神得意地看著我,似乎在看一隻即將被碾死的蝼蟻。


我身形微顫,眼含清淚,乞求地看了太子一眼。


姑姑說,聖人最抵不過嬌弱的美人垂淚。父子連心,太子應該也是如此。


太子果真身軀一震,面露心疼之色:「父皇,思思是兒臣的救命恩人,怎可真當奴婢處置。」


聖人似也覺得不妥,他不悅地瞥過皇後和沈怡:「沈思思,朕允你入太子府。你可還有其他心願?」


我從懷裡掏出一枚玉佩,高舉過頭:「民女求聖人助我尋親。養母說民女父母親緣在京城,此玉佩為信物。」


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賞賜。


4


一道銳利冰冷的目光掃過來,我紋絲不動。


聖人頓時起了興致,他拿著玉佩仔細端量,似乎發現了什麼,又有些狐疑不決。


我適時側過臉,露出和沈太傅如出一轍的耳邊紅痣。


聖人即刻有了決斷:「沈太傅,朕看這玉佩中藏有沈字,沈思思會不會就是你丟失的長女?」


十二年前上元燈會,前朝餘孽潛入京城,抓走外出看燈的沈家嫡女和太子。


當日為行方便,乳娘將沈家女扮作男童。


太子失蹤,京城戒嚴。前朝餘孽匆忙逃離,僅帶上被沈太傅指認為太子的沈家女。


聖人感激涕零,下旨將太子妃位留給沈太傅嫡女。


而後這些餘孽都被抓獲,然而無人知曉沈家女的下落。


沈太傅為安慰傷心欲絕的夫人,尋到一貌似的孤女認作嫡女,便是如今的沈怡。


沈怡被聖人的猜測驚愕得說不出話。


沈太傅涕泗縱橫:「當初餘孽案半月後,微臣家僕找到小女的屍首,隨身玉佩不翼而飛。」


「沈姑娘蘭心蕙質,與玉佩有緣,微臣能認她為女兒,也是微臣的福氣。」


我暗自冷笑。


他以三千兩白銀請殺手追殺我。我用從府裡偷出的一盒頂級東珠求心軟的殺手叔放過我並教我武功和醫術。


他對沈太傅瞞天過海說我已死,隨便找了具餓死的流民屍體代替我。


「啟稟聖人,民女隻求尋回生身父母,不求榮華富貴。民女願當殿滴血認親。」我俯首再求。


聖人允。


半炷香後,玉碗中的兩滴指尖血徹底融合在一起。


沈太傅的臉色驟變,仿佛籠罩上一層寒冰。


他眼神陰森地看向我。


5


太子親自護送我回沈府,隨之而來的還有一道聖旨。


聖人封我為安平縣主。


沈府正門大開,家眷跪地,恭迎聖旨。


我在眾人簇擁中走入正廳。


柳氏抹著淚拉過我手:「思思,娘盼這麼多年,總算盼到你回來。」


我想起前世被關在太傅府小院時,她也這樣對著我流淚:「不是娘不疼你,隻怕你的身份引人詬病怡兒的身世,有礙她太子妃的名聲。你好好在院子裡養著,娘得空就來看望你。」


她再也沒來過。


我還未想好是否要落幾滴淚對付過去,沈怡已從門外一陣風似的刮進來,她抬手便要掌摑我。


「你個賤人,居然敢勾搭太子哥哥。」


我一把架住她手臂,順手狠狠一巴掌:「你放肆。我乃聖人親封的縣主,你無品無級,怎敢對我無理。」


嬌弱的沈怡被我打暈在地,所有人都怔住。


屋內鴉雀無聲。


我冷眼將屋內人一個個都瞧過去,所有人都低下頭。


柳氏隻能抱著沈怡低聲哀哭。


我無意再糾纏下去:「母親,聽下人說沈府嫡女住碧芯院,院子收拾妥當沒有?」


柳氏臉上早就收了惺惺作態的慈母相,眼帶厭惡地回我:「碧芯院現今怡兒在住。你的住處我另行安排。」


我勾了勾嘴角,不怒反笑:「罷了,沈府既然無意認回我這個縣主作嫡女,明日我就回復皇上,我欲開府另居。」


沈老夫人的拐杖重重敲在地上,柳氏臉色大變。


「怡兒搬至瑞香閣,碧芯院還給縣主。次日一早開祠堂,把縣主記回嫡長女,怡兒為嫡次女。」


柳氏還欲挽回:「老太太,怡兒可是準太子妃……」


我笑盈盈地開口:「母親,我聽聞這樁婚事,聖人是賜給當年替太子受過的嫡女。」


我故意停下,不再說下去。


屋裡的氣氛忽變得詭異起來,無人發聲,但神色各異。


悠悠醒來的沈怡,聽聞此句,又噴出一口心頭血。


6


晚上,殺手叔翻牆來見我。


「思思,英姑在宮裡的朋友說,過幾日皇太後和皇後要見你。」


「如果能過這關,太子妃就是你囊中之物。」


「姑姑說過該怎麼做嗎?」


「英姑隻讓我告訴你,這宮裡太後為大,她是個明白人。」


我點頭,又拜託他辦件事。


十日後,我進了宮,皇太後召見。


等我規規矩矩行完禮,皇後也已入座。


太後是個慈祥人,她眉眼含笑地誇我:「到底是太傅家姑娘,多年不在京城還是這般端莊得體。」


皇後面帶不喜,欲言又止地看著我。


我恭敬地回答:「回稟太後,臣女養母乃是宮裡出來的女官,收養臣女後悉心教導,臣女自幼讀過些書,對宮中禮儀也略知一二。」


太後有些意外,她微微點頭道:「你倒是個有福氣的。」


我前世偶然得知鎮上有一出宮女官,自立門戶,並未婚嫁,平日以教導富貴人家女兒為生。


這世我忍飢挨餓,行十裡路在她家門口苦守三日,懇切地哀求她:「姑姑,我自小過目不忘,若您能教我成女子典範,自有更多的人請姑姑為先生。」


她收留了我。


這福氣是我自己求來的。


皇後有些忍不住了:「沈思思,外面都在傳,聖人賜婚的是救了兩次太子的你,而不是與太子有多年婚約的怡兒,你作何解釋。」


我誠惶誠恐地跪下:「回稟皇後娘娘,太子婚約確是當年聖人賜予臣女,然沈怡雖不是親女,也替臣女盡孝多年,臣女自是不敢計較。」


我那日囑咐殺手叔幫我找人在茶館酒樓拿此事說書,聽的人越多越好。


現今人人都知我被聖人封為縣主是因為二救太子,當年人人稱頌聖人大義的娃娃親,自是賜予我這個嫡女,沈怡隻是鳩佔鵲巢而已。


皇後一時語塞,皇太後倒是笑呵呵地繼續問我:「那如今思思想要如何?」


我運功逼出臉上紅暈,語帶羞澀地回太後:「若太子殿下不嫌棄,思思願效仿娥皇女英,與怡妹妹一同伺候太子。」


皇太後笑而不語。


皇後輕咳一聲:「沈思思,你可願為側妃?」


「臣女覺著不妥。」


皇後神色一變,正要開口訓斥,我斟酌著說:「太子正妃側妃皆出自太傅府,未免過於偏袒,臣女願自降位分。」


皇太後神情滿意:「是個通透的孩子。」


7


次日,聖旨賜婚。


沈怡跪在我身前,她回頭咬著牙,恨恨道:「你等著,接完聖旨我就是太子妃,我不會饒過你的。」


我低頭不語,靜候宣旨。


「太傅女沈思思,柔明毓德,秉性端淑,特賜婚於太子為太子妃。」


「太傅女沈怡,品貌出眾,特賜婚於太子為太子良嫒。」


宣旨完畢,我起身接過聖旨。


沈怡一動不動,赤紅著雙眼瞪著我,似要把我千刀萬剐。


沈太傅上前代她接過聖旨,他看似面色如常,隻是眼神猶如淬了毒。


活了兩世,我都不知他對我這滔天恨意從何而來。


柳氏癱坐在地,眼神惶恐,哀哀欲絕道:「怎麼會是這個禍害得了太子妃位,我可憐的怡兒……」


這道聖旨並不出我所料。


如今人人皆知我為太子妃才是名正言順,皇家也不願被民眾認為是忘恩負義之輩。


最重要的是,我才是沈太傅的親生骨肉,太子聯姻,自是要找個血脈相連的才更妥當。


我昨日所言一心一意隻為太子著想,她們自是更願許我太子妃位。


三個月後,我將從太傅府嫁到太子府。


上輩子這是條黃泉路。


如今,該沈家走了。


8


太子大婚,十裡紅妝。


吉時,我與太子入宮行大婚典禮。


沈怡被一頂花轎由側門抬入太子府。


姑姑和殺手叔都作為我的陪房,與我一起入了太子府。


太子對我本就有情意,又是新婚宴爾,自是春宵帳暖,一刻千金。


五日後,蘇側妃入府,還有些品級略低的美人也陸續進府。


今晚太子歇息在蘇側妃處。蘇側妃是武將之女,性子活潑又直爽,相比我的溫柔小意,別有一番風情。太子對她也有幾分喜愛。

字體

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