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子在網上掛我:「大伯母是個勢利眼,我家買了新房子,大伯母知道後跟隻蒼蠅一樣圍著我不停打轉,我要大度原諒她嗎?」
網友們都勸他跟我斷絕關系,我一聽就樂了。
那他剛搬家就要滾出去了。
因為這套房子是我借給他們住的。
1
過年的時候,丈夫沈靈樺說家裡好久都沒聚了。
剛好今年在國外讀研的女兒也畢業回國。
我讓保姆備了一大桌子菜,特地邀請丈夫那邊的親戚來過年。
Advertisement
尋思著四個孩子都要來,我準備了很多鮑魚龍蝦零食。
興致勃勃等了一上午,門鈴響了。
門一開,進來的是三弟一家。
三弟育有一兒一女,最後面站著的那個瘦削少年是他的小兒子沈向陽。
沈向陽個子不高,長相一般,今年剛考上大學。
先到的小姑子見狀,跑上去將早就準備好的紅包遞給侄子沈向ťû⁺陽。
我本想攔住她,可惜晚了一步。
小姑子為人和善,將大紅包遞過去的時候滿臉堆著笑。
「向陽,聽說你學習很努力啊,這是姑姑獎勵你的,快收著。」
沈向陽抱著手機,目光專注遊戲屏幕,對小姑子的話充耳不聞。
小姑子面色流露幾分尷尬,隻好硬著頭皮開玩笑:「向陽你不要的話姑姑拿走了哦。」
「向陽,手機有這麼好玩嗎?玩什麼遊戲呢,跟姑姑說說。」
「這不是去年寄給你的那部遊戲機嗎,看起來上網挺流暢的。」
沈向陽依舊坐著穩如泰山,S活不開口。
小姑子笑不出來了,她將紅包塞進沈向陽的口袋,沉默地離去。
我嘆了口氣,也是頭一次見誰給紅包給得這樣自討沒趣。
三弟和三弟妹坐在沙發上嘮嗑,對兒子的無禮視若無睹。
其實對於這種情況我早已司空見慣。
受到沈向陽這樣對待的,小姑子不是第一個。
上一個是我。
那年我閨蜜在做外貿男裝,我給朋友家的兒子都買了一套。
其中也有沈向陽的。
開車親自把衣服送過去,想讓他當場試試合不合身。
沒想到沈向陽一臉排斥,直接把自己關進臥室。
那次回家後我第一次意識到,我看著沈向陽長大,可從未聽他喊過我一次大伯母。
我本想以後把他當空氣。
沒想到一個月後,沈向陽的親姐姐沈佳敏在微信上找我。
沈佳敏是三弟的大女兒,從小送到農村。
佳敏和向陽不一樣,佳敏懂事乖巧,逢人就笑。
佳敏一般不會來麻煩我,主動找我必然是為了他弟弟。
果然我猜得沒錯,沈向陽不滿意現在的專業。
聽說我有他們學校領導的關系後,希望我幫忙給沈向陽換更好的專業。
我當場就回了:「佳敏,你弟弟不小了,總不能凡事都讓你這個當姐姐的出面。讓他自己找我說。」
於是沈向陽這才主動來加我微信。
想起之前的種種,我正憋了一肚子火。
加上微信後沈向陽就開始表達自己的訴求。
他沈向陽找人幫忙,慣例隻在微信上提一嘴,還是單找我才這樣敷衍?
我氣笑了:「大侄子,逢年過節你平等地不理睬每一個親戚。喊我一聲大伯母要了你命似的,現在要幫忙你想起我來了?」
當時隻是實在覺得滑稽,才忍不住發了這樣一句話。
可我萬萬沒想到,這番說辭竟然就成了他在網上掛我的把柄。
2
等飯菜都端上桌,大家一一落座。
小姑子和左右的人相談甚歡,對沈向陽的無禮並沒有放在心上。
也可以說就算是膈應,也拿他沒有辦法。
隻是三弟一家都到了。
女兒若妍卻遲遲未歸。
從前若妍和她大堂姐盼兮在三弟家裡住過兩年。
女兒這些年惦記著這份恩情。
不僅在國外總給三弟家寄東西,這次回國後主動提出開車去接他們過來。
我剛給若妍打電話,若妍就回來了。
和親戚們打過招呼,若妍就再維持不住臉上的笑容。
我見她瞪了沈向陽一眼,然後不聲不響坐在了我的旁邊。
我知道若妍不是個喜怒形於色的孩子。
借著去廚房端菜的功夫,問她發生了什麼。
若妍壓低聲音:「我剛才迷路了,繞了好大一圈。」
我詫異:「不是有導航嗎?」
「那你問問沈向陽給我發了個什麼定位。」
若妍一副肺都要氣炸的樣子。
她給我看了手機,和沈向陽的聊天中,女兒要說四五條才能等到沈向陽一兩句回復。
這次沈向陽更是隨便發了個定Ṱṻ⁹位就再也沒回復若妍。
後來若妍到了定位地點,沒見著人,發消息問他在哪裡。
沈向陽對若妍沒有一句解釋,更沒有告訴若妍說他一家人已經到了。
搞得若妍一肚子無名火。
我摸摸若妍的頭,安慰她:「這事恐怕是個誤會,我當面問問。」
「沈向陽應該不會理你吧。」
女兒顯然也已經早就遭受了沈向陽的冷漠攻擊。
我當然不會問沈向陽,而是笑呵呵地問他姐姐佳敏:「你們搬家搬得如何了?」
當著一眾親戚的面,佳敏說搬完了,之後我才見縫插針問:「但向陽給若妍的定位好像不太對啊,我記得這個商店離小區好遠呢。」
佳敏看了定位意識到不對:「這個定位的確是錯的。都怪我沒跟爸媽他們一塊來。」
「向陽你給的定位是錯的,為什麼不跟若妍姐姐說呢。」我這才把話題轉移到沈向陽身上,「你看若妍姐姐問了你好幾次,你都不回。」
沈向陽嘴裡不停地吃著鮑魚龍蝦。
但就是不肯說話。
擰緊的眉頭顯示著不耐煩,說明他聽見了且產生了情緒,隻是故意不回答。
三弟妹幹笑了兩聲,轉移話題。
「向陽就是太內向了。」
我的目的很簡單。
當著大家的面把事情說清楚,女兒若妍主動去接三弟一家,當東道主的我們已經盡了待客之道。
是他沈向陽沒禮貌,不僅發錯定位還連句回復都沒有,晾著若妍在外面幹等,自己單獨和父母打車來了。
酒過三巡,我的手機忽然震了震,是若妍給我轉發了一篇帖子。
隨後還附帶一句話:「媽媽,你到三樓來看。」
我坐電梯去了三樓,起先還笑呵呵的:「有什麼是非要到三樓來看的,剛才瞥了眼不就是議論極品親戚的事兒嘛。」
四下無人,若妍上前來挽住我的手:「媽媽你看了可別生氣,這帖子上的大伯母好像說的是你。」
我起先還不信,直到看到這帖子上面寫著:「我奶奶生了三個孩子,大伯二姑和我爸。」
「最起初大伯家裡最窮,隻好去沿海打工,後來二姑也去了,我爸媽就主動擔起了照顧大堂姐和二堂姐的責任。」
「我們家並不富裕,但大伯和二姑每年隻寄回來少量生活費,我爸媽開不了口要錢隻能咬牙忍著,那年冬天我們實在喂不飽這麼多張嘴,我的親姐姐就被送去了鄉下。」
「後來大伯家開面包店掙錢了,竟然開始對我家拿喬,嫌棄我家窮,對我父母頤指氣使,對我更是冷眼相待。風水輪流轉Ţű̂¹,今年我們家做生意掙了些錢,買了大房子,昔日嫌棄我們的大伯母跟聞到味兒的蒼蠅似的飛了回來。」
「最近她大有向我們和好之意,又是送衣服又是送蛋糕,不過都是小恩小惠而已,比起當年我父母幫她養育孩子的恩情不值一提。」
「就在前幾天,大伯母還打電話來邀請我們今年務必去她家過年。我想問問各位網友,我該原諒刻薄的大伯母嗎?」
一看標題:「大伯母嫌貧愛富,聽說我們買房後聞著味來獻殷勤,我該原諒她嗎?」
再看發表時間,三天前。
我隻覺得頭重腳輕,險些沒有栽下地去。
若妍扶著我在露臺的沙發坐下,我倆繼續翻看評論區。
可能是身邊都有這種極品親戚,讓網友們群情激奮。
一水兒地在底下罵我。
「當然不能原諒,忘恩負義的小人隻會一二三再而三背叛你。」
「貼主就是脾氣太好了,如果是我直接拿掃帚把她打出去。」
「這還需要發網絡上來問嗎,你沒欠她什麼何必當這個聖母?」
有的網友懷疑這篇帖子的真實性。
評論區立刻就補了一張聊天記錄。
對話框中的文字正是去年我和沈向陽就轉專業這事的對話。
我的那句:「大侄子,平時沒見你對大伯母多有禮貌,現在有事要我幫忙想起我來了?」
明晃晃地被他斷章取義擺在上面。
網友在下面蓋起高樓。
「你想要多有禮貌,給你跪下行不行?」
「當然不行,還要給她上三炷高香,來年再燒點紙錢,讓她在地府活得開心。」
「單燒紙可不行,還得燒兩個男模,讓咱大伯母開開眼。」
「親戚就是這樣,自以為是長輩就要騎在小輩頭上耍威風,逢年過節見幾面的關系卻要問東問西毫無邊界感,所以現在我更願意和朋友玩。」
「我已經好多年沒回家過年了,看到這群爹味親戚就煩,我憑啥要被他們教訓?我有我自己的爺爺,不當別人的孫子謝謝。」
尖酸刻薄的諷刺看得直教人發抖。
我拿起手機就要打字。
字體大小
主題顔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