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正打算銷贓,為了證明手機功能正常,當場試撥電話。
就是這短短幾分鍾通話,讓杜培武冤案的真相浮出水面!
據嫌犯交代,王老板已經被殺死,車子賣掉了,他倆隻是銷贓的小嘍啰。
整個團伙自稱「公司」,組織嚴密,等級森嚴,專門持槍攔車搶劫,犯下至少十幾樁血案。
首領是一名中年男子,下屬叫他「政委」,人高馬大,心狠手辣,行蹤飄忽不定。
他們把作案叫「活動」,每次活動前會詳細講解方案,誰負責拉車門,誰負責開槍滅口,誰負責銷贓,各司其職。
搶劫所得,公司抽兩成,餘額依照出力比例,按勞分配。
最令警察意外的是,這個團伙的作案手段,居然和警方巡邏執法流程一模一樣!
他們會在公路上設崗,發現目標後,假警車閃著警笛上前逼停,穿警服的劫匪走過來,「啪」地舉手敬禮。
「請出示您的駕駛證件,並下車接受檢查!」
控制住目標後,其他劫匪一擁而上,奪車殺人毀屍銷贓,行雲流水。
這幫家伙演得太逼真了,好幾次撞上真交警,對方以為是兄弟轄區執法,愣是沒看出破綻。
好家伙,李鬼演技太好,連李逵都走了眼!
小嘍啰說,這要歸功於「政委」主抓的訓練制度。
「他脾氣兇,槍法準,立起眼睛就要殺人,我們都怕他。」
每個新成員都會被帶到山裡的秘密基地,進行嚴格軍事化訓練。
Advertisement
站軍姿、走正步、敬禮、執法用語……全程親自指揮,玩命苦練。
練得差不多後,把隊伍拉到偏僻路段,反復演習實踐,總結改進。
正因如此,劫匪的執法動作比警校教出來的還標準。
警方吸口涼氣,看來這家伙非同尋常,確實有兩把刷子。
必須盡早將其抓獲,否則天知道他還能幹出什麼大案!
一張天網迅速展開,但神秘「政委」的真實身份仍然是個謎。
關鍵時刻,嫌犯無意中提及一個細節,讓案情峰回路轉。
兩名嫌犯交代,「政委」有個奇怪的嗜好。
每次作案時,他總要穿上警官制服,大模大樣坐在偽造警車裡,對受害者進行「審訊」。
不是簡單問幾句話那麼簡單,而是正兒八經地盤問,從姓名家庭到生活作風,雞毛蒜皮什麼都問。
受害人不明所以,大多數乖乖配合,老實交代。
遇見不肯配合的,「政委」則大耍威風,吹胡子瞪眼恐嚇。
「你的問題很嚴重,敢不配合警方調查,後果要想清楚!」
他問話的時候,旁邊要安排專人做筆錄,等問話結束,還要求對方籤字確認,流程極為正規。
這樣的「審訊記錄」,在公司裡有幾大摞。
直到這套把戲演完,他才心滿意足把人拖出去殺害。
下屬們私下咬耳朵,「政委」一定是想當警官想瘋了,抓住機會過幹癮。
警方卻敏銳地嗅出異樣。
不管警員訓練的全套科目,還是交警巡邏標準,普通人很少接觸,絕對不是看電視能學會的。
審訊人犯的技巧流程,更是隻有警隊內部人員才熟悉,外人根本學不像。
綜合來看,此人大概率當過警察。
甚至,他此刻仍有可能正潛伏在人民警察隊伍當中!
辦案人員嚇出一身冷汗,緝兇通告立刻撒出去,迅如野火,疾如流星。
很快,匪首「政委」在昆明落網,此人真名楊天勇,曾是昆明東站派出所的警察,不久前因長期曠工被辭退。
他帶領團伙多次搶車殺人,手上血債累累。
其中一起劫案令辦案人員大感意外,據楊天勇交代,曉湘和王俊波是他帶人殺害的!
警方懵了,怎麼回事,這案子的「真兇」杜培武不是正在監獄服刑嗎?
「你想清楚再說,不要亂扯。」
「我亂扯?」楊天勇瞪起眼睛,「那個女警察俏得很,我開槍的時候還有點舍不得呢。」
「後來我看新聞,法院拿她男人當替罪羊,真是個倒霉蛋兒,樂死我了,哈哈!」
兇犯清楚回憶出案發時間、地點以及種種細節,像講段子一樣有說有笑。
辦案人員的心情卻無比沉重,不僅僅是因為發現了一樁錯案。
這說明,一個好人被誣陷冤屈。從警方到檢方院到法院,本該保護公民的層層大門,卻集體破了防!
假若真兇一直逍遙法外,杜培武要在冤牢裡待上多少年?
沒人敢想。
而回到兩年多前那個血腥夜晚,他妻子的遭遇,同樣令人不寒而慄。
當晚八點許,楊天勇帶著幾個手下到昆明市滇池路闲逛,打算「搞點錢用」。
走到海埂練車場附近,這裡地處偏僻,夜裡更是少有人經過,不料居然有輛面包車停在角落,車裡似乎還有人。
楊天勇樂了,嘿,送上門的買賣,正好開張!
他走到車前,用強光手電晃向裡邊,心裡頓時有了底。
刺目亮光下,一對中年男女驚慌分開,顯然是對兒打野食的露水鴛鴦。
楊天勇一把拉開車門,高聲詐唬。
「我們是公安緝毒隊的,你們在這裡幹什麼?請下車接受檢查!」
同時,手下兩個綁匪掏出手銬,準備和往常一樣銬人搜身。
車內男子沒說話,神情有些慌張,不料女的態度潑辣,並不吃這一套。
「我倆也是公安局的,你想幹啥?」
「沒有市局的命令,敢動我根頭發試試!」
她說著就掏手機撥號,聲稱要給市公安局領導打電話,問問到底什麼情況。
第一次遇到這種場面,楊天勇眉頭一皺,看來目標不簡單,碰到硬茬子了。
他急中生智,把假警官證遞給女人,吸引她的注意力。
趁對方分神之機,綁匪一擁而上,強行奪下手機,把兩個人牢牢銬死。
女子拼命掙扎,高呼救命,喊聲在夜裡尤為刺耳。
與此同時,負責搜身的綁匪驚慌地向楊天勇報告。
「糟了,這男的身上有槍!」
楊天勇接過手槍,心知情況不妙,眼前倆人定是警察無疑,事情搞大了。
他一咬牙,去他娘的,一不做二不休,幹就幹到底!
兩聲槍響過後,一切歸於沉寂。
怕目標沒死透,綁匪們抡起扳手猛砸死者頭部,頓時血肉橫飛,車壁濺滿血漿。
事後,綁匪把面包車開進某公園,搜光值錢物品後迅速拋屍逃跑。
這兩名受害人便是杜培武的妻子曉湘,還有他的好哥們王俊波。
據楊天勇交代,事後他提心吊膽躲了一陣子,畢竟槍殺警察非同小可,警方必會全力破案。
他萬萬沒想到,法院居然抓了個替死鬼,還堂而皇之判處死刑!
諷刺的是,殺害曉湘和王俊波時,楊天勇還沒被派出所開除。
也就是說,杜培武蒙遭冤獄的元兇,正是他的同行。
一名警察殺了兩名警察,引來一群警察,把一名無辜警察打入死牢……
什麼逆天劇情,連電視劇都不敢這樣編,偏偏真實發生了!
楊天勇當然是樂出大鼻涕泡兒,自以為有神明護佑,從此殺人越貨更加猖狂。
很多人都好奇,一邊執法一邊殺人,這家伙到底是怎麼煉成的?
楊天勇是雲南楚雄人,曾經在部隊服役,業務素質過硬,反偵察意識極強。
退役後他被分配到派出所工作,基層崗位工作辛苦待遇不高,他很快心生厭倦。
楊天勇喜歡車,苦於囊中羞澀,在街上遇見豪車,他總要注目良久,恨不能據為己有。
最初這種念頭不過想想而已,直到他遇一個混黑道的朋友,兩人一拍即合,合伙開辦「公司」搞錢。
他倆分別自稱「司令」和「政委」,帶著幾個爛仔小弟,專攻搶車殺人賽道。
前面說過,楊天勇抓業務很有一套,把手下調教得服服帖帖,忠心不二。
為了鍛煉下屬膽量,他特意帶人去火化場「參觀」屍體。
每次搶劫後,手下必須按他的要求殺人,要麼大棒砸死,要麼活活掐死,團伙成員個個手上沾血,行兇時毫無心理壓力。
至於犯罪中最麻煩的毀屍環節,楊天勇根據多年從警經驗,想出一套高招。
團伙在昆明市郊租了三個農場,均位於偏僻的山林中,既能當訓練基地,也是處理屍體的地方。
每次殺完人,他們都把屍體帶回農場,剁碎後煮熟。
農場裡養著幾十頭豬和狗,屍塊被當成飼料,消失在豬圈狗窩裡。
楊天勇頗為自得,「用這個辦法處理屍體,別說法醫了,神仙來了都沒咒念!」
辦案人員曾問他,為什麼沒有銷毀曉湘和王俊波的屍體?
楊天勇表示,兩名警察失蹤動靜太大,與其冒險毀屍,不如偽裝成情殺現場,迷惑警方。
陰差陽錯,這步棋被他蒙對了。
他的另一個「創舉」是隨機下手,飄忽不定。
一次他開車出去玩,路邊遇見一名「三陪女」,楊天勇把人喊上車,一番蹂躪後殺害。
在這名受害者的挎包裡,總共隻翻到一角錢!
之所以這樣做,楊天勇自有一番道理。
身為警察,他很清楚,最難偵破的案子就是沒有章法,隨機殺人。
所以他窮人富人一起殺,故意讓警方摸不著規律。
不得不說,內鬼一扭臉兒變惡魔,是最恐怖的敵人。
短短三年內,楊天勇團伙一共作案 25 起,搶車 25 輛,殺死 19 人,竟然毫發無損。
直到被一部手機意外掀翻,隱形惡魔終於現出原形。
當然,在杜培武看來,這就是老天顯靈,助他冤情昭雪!
真相大白後,楊天勇等兇犯被押赴刑場,結束罪惡的一生。
杜培武則重獲自由,並獲得國家賠償。
但經此冤獄,他的身體受到極大傷害,內心也橫遭摧殘。
杜培武經常回想事發前的生活,那時雖然日子平淡,總歸幸福美滿。
那時,他踏實工作,正在積極備考法律本科學歷,夢想事業更上層樓。
那時,一幅熱火朝天的藍圖在他眼前徐徐展開,等待他去奔跑實現……
如今,哪怕真兇伏法,他的人生卻永遠被撕裂,再也回不去了。
他悲憤地追問,為什麼?
為什麼明明出現那麼多漏洞,有關部門仍一意孤行,把無辜者打入死牢?
根據資深法律人士復盤分析,辦案中至少出了三個方面問題。
第一是刑偵部門視野狹窄,思維單一。
當發現兩名死者有不正當男女關系後,辦案人員的思路始終圍繞「情殺」打轉。
他們認為,正常男人得知自己戴綠帽子後,必然懷恨在心,必然伺機報復,必然無所不用其極……
但細究這一系列推演的源頭,不過是「可能」而已,根本不是「必然」!
事實上,在警方告訴杜培武之前,他根本不知道妻子與好友存在特殊關系。
退一步講,就算杜培武知道妻子出軌, 就一定要殺人嗎?
現實中夫妻感情破裂後, 大多數通過協商解決,演化成極端暴力案件的佔比極少。
哪怕要報復, 作為一名工作十餘年、心智健全的民警,光天化日之下槍殺兩名現職民警, 後果有多嚴重, 誰會第一個成為懷疑對象, 杜培武最清楚不過了。
可惜的是,刑偵部門一頭鑽進牛角尖, 忽視其他可能,最終釀成大錯。
第二是不合理的破案壓力。
我國公安系統向來有「命案必破」的傳統,尤其這種惡性案件,往往要求限時偵破。
家裡、娘家、單位全問了一圈,全然不見蹤影,兒子哭啞喉嚨,杜培武心急如焚,種種可怕的猜想縈繞心頭。
「新張」若上級一再施壓,隻會讓基層人員壓力山大, 為了交差不擇手段。
以此案為例,兩名警務人員遇害震驚全省,各級領導紛紛批示, 高度重視。
杜培武遭受的非人折磨,其實都是辦案人員壓力轉移的必然結果。
正常審訊問不出滿意的口供, 就上私刑,打到他招供為止。
然而被拷打來的供述有什麼意義呢?
別忘了,哪怕竇娥被押赴刑場時,昏官手裡也有一份完美供詞!
第三是部門交叉監督的失效。
我國法律的宗旨是, 「不冤枉一個好人, 也不放過一個壞人」。
為了防止冤案, 我們設立了復雜的分權監督機制,公檢法各司其職, 彼此制衡。
然而在杜培武案中, 由於各部門沒有嚴格遵守法規, 精心設計的制度被層層攻破。
比如一開始,公安部門僅憑一紙傳喚證, 就敢超期收押杜培武數月之久。
再比如測謊儀的結論本不該成為證據,卻被審判者全數採納。
甚至缺乏殺人兇器、杜培武當眾展示血衣等等極反常理的現象,各部門統統視而不見。
本該嚴守的城門大敞四開, 守門人在一旁呼呼大睡,怎麼可能不出事?
塵埃落定,教訓慘痛。
幸好, 有關部門認識到問題所在, 主持刑訊逼供的昆明市公安局刑偵支隊領導被判處有期徒刑。
其他負有責任的涉案人員, 也受到相應處罰。
在制度層面,雲南省公安廳設立六道防線,重點防範刑訊逼供事件。
每一條規定的背後, 都有鮮血淚水為代價,希望自杜培武以後,噩夢不再重來。
參考資料:
陳昌雲:《從民警到死囚 從死囚到民警——民警杜培武故意殺人冤案昭示了什麼》
新華網雲南頻道:《刑訊逼供杜培武被判刑》
張桂勇 李新天:《對杜培武一案的分析》
新華每日電訊:《昆明兩警察一審定罪》
本文完
字體大小
主題顔色